60396!苏超南京与苏州“一哥”之战上座人数位列中国历史第五
60396人!连破纪录,位列中国历史第五。
这在任何职业比赛中都足以令人震惊、膛目结舌的上座数,却出现在业余比赛中。
哪怕苏超的热度只是如流星般短暂绚烂,那注定也是中国足球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何况事实是,现在的苏超根本不会瓦解。
可以说,
在中国足球长期陷入一潭死水中时,苏超以足球的大众娱乐根源上掀起惊涛骇浪,引入了不尽的新鲜生机。
今晚,三场同赛,仅现场观赛者就有十几万。这场比赛,即使无果,也称得上开赛以来最精彩的比赛。
双方棋逢对手,互有来回,高节奏、多拼抢。南京队携势压前,苏州队快速反击,把各队的特点和打法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见识了苏州25号陆子皓的飘逸果敢,右路禁区前多次有创造力的打门,青训出身的17岁高中生寇程的插空跟进威胁,凭借个人能力推进造险,也看到了南京队锋线滕帅、渠成的互为支点、传接配合后的远射,还有两队门将屡次的高接抵挡和挺身飞扑,一次次留住比赛悬念。
从比赛中能明显看出来两队认真对待的态度,除了在高温下不停跑位,拼抢节奏外,对重点人员的针对也很明显,比如对南京队对寇程的防守限制,路线封堵的同时不惜贴身截断。
南京队的边路利用尤其突出,不只是后场长传转移拉开距离,实际有效的推进其实从马俊右边接球起始,一方面拉走对手视野,带到底线,另一方面等滕帅和渠成双子星就位传中;苏州队的单兵突击明显,整体中场压上后,陆子皓拖后策应,如果寇程的快插突袭被打断,他就作为二点位另起炉灶,但难的是南京队的阵地防守在断球瞬间会群起围之,难以形成第二次进攻。
不断的打门和被扑之下,终究握手言和。
或许苏超的技术水平远不如其他联赛,但人文关怀这块它做到了极致。
就以这一场为例,南京赛前把奥体中心所有座位全部擦洗干净;放了整整一万块冰块在过道和座位间为球迷和球员们降温;提供给球迷免费饮水服务,配备充电宝;替球员着想,因天气酷热将换人名额调整到7人......而票价仅仅10元。
这样的条件,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在其他任何联赛都看不到。
不止如此,当最后一名常州队屡战屡败、颗粒无收时,大众的舆论竟然不是嘲讽,也不是忽视或任其自生自灭,反而是肯定和鼓励。
那时我就知道,
苏超,赢了。
另外,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,95.2%江苏居民知晓“苏超”,涵盖职场人士、学生、农民、家庭主妇、退休人员等各类群体,92.6%居民表示感受到赛事对城市文化体育带来的积极影响,84.2%居民有观赛意愿。
低门槛、高价值,苏超真正意义上完成足球文化、群众基础的普及。
甚至看到省长与民同乐,与小学生踢点球被扑。
也在赛程有规律的行进中,不断用行为诠释着:
足球,归根结底是人民的足球,
唯有从群众中起势,才能结出拥有更多可能的硕果。